书本中的二手知识点
社会认同原则指出,人们用来判断自己在某个环境下该相信什么、该怎么做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看其他人在这个环境下相信什么、怎么做。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儿童,身上都存在强大的从众效应,而且这一效应适用于购物决定、慈善捐款、缓解恐惧等多种活动。社会认同原则可以用来使一个人顺从要求,只要告诉他其他很多人(人越多越好)都这么做了就行。因此,光是指出一样东西的受欢迎程度,就能提升它的受欢迎程度。
社会认同在三种情况下影响力最强。第一种是不确定感。如果人们不确定,掌握的情况模糊,他们就更有可能关注他人行为,并认为这些行为是正确的。例如,较之一目了然的紧急情况,倘若形势暧昧不明,这时旁观者是否出手帮忙的决定会受到其他旁观者行为的极大影响。
第二种与“人多”有关:人们更倾向于依据群体人数的多少选择追随目标。如果人们看到很多人在做某事,就往往愿意追随,因为该行为显得更正确或有效、更具可行性、社会接受程度更高。
第三种是相似性:我们更倾向于顺从与自己相似者的信念和行为,这种现象叫“同侪说服”。从社会学家菲利普斯汇集的自杀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同类人的行为对人们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这些统计数字显示:倘若其他陷入困境的人自杀的消息高度曝光,跟这个人相似的人也会决定走上绝路。有人对圭亚那琼斯镇的集体自杀事件做了分析,认为该组织的领导者琼斯利用了不确定感和相似性这两个因素来引诱当地的绝大部分民众顺从地自杀。
圭亚那琼斯镇事件
许多沟通人士在社会认同方面犯下的一个弥天大错是:声讨一种不可取行为(酒后驾驶、青少年自杀等)的发生频率,希望借此阻止它。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谴责声中(看看做这些事的这些人!)暗含着另一条削弱自己立场的信息:“看啊!居然有这么多人在做这件事。”因为社会认同原则的力量,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糟糕。
如果你由于观念、事业或产品尚未得到广泛支持而无法借助现有的社会认同,或许可以通过诚实地描述发展趋势(受众希望持续下去的趋势)的支持,借用将来社会认同的力量。
要想避免太过依赖不完善的社会认同,我的建议是:警惕明显是伪造的社会证据,比如与自己类似的其他人在做什么,并意识到我们的决定不应该仅仅建立在“其他人怎么做”的基础之上。
社会认同——时代的群氓与羊群
作者在社会认同这一章中通过大量的案例指向人们的从众心理,人们惯于利用这种思维惯性,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及信仰来判断自己在某个环境下该相信什么,以及该如何作。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众”这一准则在强调集体主义的东方社会似乎尤其的明显。诚然这个看似简单的判别准则为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但当我们停下来仔细想一想,我们似乎成为这条捷径的受害者,我们的好恶及行为范式有时按照算法或者情绪煽动者的计划一步步把我们带入深渊。当我们醉心于他人的观念而忽视自我思维的时候,于是我们从某种意义上变成了所谓的“群氓”。
1、关于群氓——乌合之众
所谓群氓的特质与书中所谓的社会认同在影响力中的三个要素及其相似,首先,群氓体现了个体在群体中自我意识的丧失,当人们失去了自我意识后,在社会的大潮下很容易主动或被动的被群体所裹挟,于是人们有意识的个性衰减,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情感和观念因为暗示的作用而转向同一个方向。那些人民圣殿教成员搬到南美圭亚那的时候,陌生环境会使所有成员丧失原有的自身定位,从而成为悲剧的注脚。同样的事情在我们身旁也会时有发生,当下社会环境瞬息万变,信息愈加庞杂,流媒体,信息,流量,热点,IP等等这些关键词,可能平时并未刻意关注,但其实在AI智能推送的大量运用下,每个使用智能终端(手机、电脑、pad)无意识状态下被引导,渐渐的我们逐步失去自我意识,一举一动都被算法决定,这一切的本质则是迷茫和焦虑。
对于自我意识的丧失,究其原因我们要讨论社会认同的第二个因素“群体”。“群体”的概念也是群氓重要的特质,有一个有趣的笑话:前一段时间天津全市核酸大筛时候,有人为了做核酸排了两个小时的队伍,结果发现是队伍是买汤圆的(天津人都懂)。虽然是一则笑话但排错队的情况时有发生,正是由于人们追求社会认同,认为群体行为更加正确,有效,然而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指出群体中的人不再是单一个体。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处在一种被保护的状态中因此可以肆意妄为。群体时刻展现出极端的情绪,或许是由于群体中个人很容易被蒙蔽。同样,“法不责众”这个词似乎也经常会出现在群体事件中人们往往很容易误认为群众就是法律。法不责众的本质就是,掌握权力的如果是群体,那么规则就由群体来制定。只要把道德感升华,他们可以书写任意法律。
当人融入到一个群体里,在群体的影响下,人会变得没有意识,群体的思想占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学里的的学生,随便一些小事就会成为大家发泄的出口,紧接着变如同暴风眼一般,更多的同学会加入进来,狂热是一种疾病,一旦养成猛兽,是可以反噬的。同样的事情在网络上更为常见,当一个负面消息被公开到网络上,当事人便很快会遭到人肉,随之而来的是谩骂短信和骚扰电话淹没, 甚至威胁到家人。然而做这些事的人感到自己是正义的,因为自己施暴的对象是一个犯了错误的人。
群体可以所向披靡,也可以步入深渊。集体和纪律本身无关对错,只是当群体形成,当群体至上的意识成为一种狂热,那么群体感情只会走向极端。
而社会认同的第三个因素“相似性”便是产生群体的基础,与纲领明确的组织不同,所谓的异质性群体无论是弥散在社会中的个体,还是无组织的聚众中的个体,人们首先要意识到相互间的一致性,并认同某种集体表征,于是在精神层面上凝聚起来成为一种“心理群氓”,才可能采取一致的行动。例如前一段时间甚嚣尘上的“巴黎黄马甲运动”,整体呈现出一种民粹主义的特征。
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更倾向于顺从与自己相似者的信念与行为,书中称之为同侪说服,这种现象在品牌销售中经常被用到,当产品细分市场的时候我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被归入某个用户群,于是在大数据与同侪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人们害怕与社会脱节,与氛围格格不入,于是就形成了病毒式营销传播。另一方面,这种相似性的比较使一个人融入群体时,不管他们是否自命不凡,一旦出现错误,他们会因为所有人都犯了这个错误,而以为自己是容易犯错的,既然每个人都容易犯错,于是也就无关紧要了,人们更加在意经过比较后的结果。因此我们看到群体智力往往低于个体智力,更容易做出冲动的决定。
2、市场的盲从——群羊效应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认为自我意识的丧失源于个体迷茫,人们往往认为教育的失败占了很大的比例。但实际上这种从众心理在精英人群中也屡有发生,管理学中称之为羊群效应。
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 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 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 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 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 “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 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这种情况是由个人理性行为导致的集体非理性行为。这种现象在多人决策的时候往往会比较明显,群体决策往往会被少数人引导,参与者责任不清,导致有些决策者迫于周围环境压力跟随多数人员作出表决。
项目管理中专家建议作为我们决策常用的工具之一其最大的缺点便是当大家面对面讨论的时候个别专家的意见会参与者的态度,从而使这个讨论产生倾向。
更显著的案例是在投资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等导致投资者跟风行为,追涨杀跌,最终被领头羊割韭菜。
3、如何利用双刃剑
尽管对社会认同的追求导致我们容易存在非理性行为的存在,但当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性时,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收益。首先正如书中所说这种思维捷径在处理低性价比的事情可以免去很多困扰。同时管理中,决策者通过有效的引导,充分的运用群羊效应,保持团队在某个方向上的一致性,有助于工作推进。站在更高的维度上我们可以看到几次推进历史前进的改革,革命都都会充分调动起个体对群体的依赖,在正确的引导下发动群众。
作为个体如何才能保证自身能够不被群体的洪流所裹挟,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的分辨筛选信息源显得至关重要。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自控力,提高自己的认知,让自己学会思考。这个时代我们是不缺乏信息的接受,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我们需要对信息的真伪,立场,以及传播渠道进行辨别才能将信息为自己所用。结合有用的信息逐步搭建自己的社会观及精神内核,保持一致性,从而避免成为这个时代的群氓。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