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银行作为深度嵌入社区的平台,可以推动各项政策有效充分地落实到社区。政策的有效性除了其设计与制定外,其后端的落实与抵达率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政策落实不充分将导致良好的政策无法抵达和落实到社区,惠及居民。而时间银行这一平台能成为有效的政策抵达渠道、落实通道,在虚拟的时间银行平台上,居民的高使用率保证了政策的高传播率,时间银行工作人员对政策的解读与推进保证了居民对政策了解及触手可及。在时间银行的实体阵地,也可以针对居民对政策的疑惑及具体落实过程中的诸多操作问题提供面对面的解决服务。
时间银行能在微信、APP、网站等多种便捷的渠道实现志愿者回馈激励机制的落地应用,保证每个使用时间银行的人能通过推送及使用等途径实现个人对回馈激励的了解。时间银行是回馈激励措施的实现平台与渠道,通过简便的积分记录、积分转赠、物品兑换、服务兑换等模块设计,让回馈激励措施直接落实到个人。同理,其他政策的宣传与落实也能借鉴时间银行平台这种深度嵌入的模式从而得以实现。
第二,时间银行能积极引进、公平配置、有效利用各方资源,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时间银行最先调动的是社区闲置的人力资源,将老年人动员为社区志愿者,再到调动更多年龄层的志愿者从事社区的志愿服务。时间银行作为一个扎根社区的虚拟平台+实地阵地,能吸引商业企业资源的流入,一方面是互惠互利的品牌露出与用户量,另一方面也能为企业提供志愿服务的岗位,满足其实现社会责任的需求。最后,时间银行的公益属性也能带来很多社会化的资源,如社会组织借助时间银行平台开展各项服务等。资源的引进对时间银行来说是具有潜力且可持续的,而时间银行的双向互助模式则为资源的有效公平配置提供了保障。时间银行使用者“按需”提出服务需求、“按需”兑换服务与物品,也根据自身需求提供服务挣取“时间币”。而当时间银行“按需”配置失灵时,也有部分时间银行提供“保底托底”的服务,确保有需求者得到满足。
第三,时间银行平台具有灵活的合作模式,是各类组织、团体、组织扎根社区的落脚点。时间银行平台一旦建设完成,其在社区内部运作的同时也在重建社区关系和整合社区资源,各类组织如需更快进入社区或更好地结合社区资源开展服务,选择与时间银行平台合作是其中最具优势的意向选择。一来时间银行的社区公信力能为社会组织提供背书;二是时间银行的用户居民也是社会组织的服务或关注对象,时间银行是一个短平快的接触渠道;三是时间银行也能作为社会组织开展服务、传播的网络阵地,而社会组织则可以作为社会化动员的资源引入至时间银行。社会组织通过与时间银行的合作,能够更好地落脚社区,服务社群。
第四,时间银行的服务设计能有效解决社区集聚的各种矛盾。时间银行作为社区综合治理的一种创新方法,在解决社区各类矛盾方面也有其独特优势。一是时间银行的服务开展模式是按需服务、优化配置,且能基本零门槛地得到提供与获取服务的资格(即做志愿服务以争取与使用时间币)。个体与群体的需求最大化地按需满足,这能很大程度上缓解社区潜在的积压矛盾。二是时间银行是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其透明度能让政府政策更亲民可见,其标准化运作及制度能减少社区部分不公平现象。三是时间银行的服务是双向互助的,对他人提供服务时是利他行为,争取服务币后兑换服务或物品则是利己行为,双向互助能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在实现社区关系重建及社区资源整合的同时,也是解决居民问题、提升居民幸福感的过程。
02、时间银行的优势第一,时间银行能充分发挥公益领域与市场领域结合的双重优势。时间银行将金融市场上“存-取”的理念与公益行为“付出-回报”的理念相结合,既发挥了公益领域的独有优势“公信力”“价值观”与“愿景”,又发挥了市场的独特优势“资源”“技术手段”“人才”“效率”。两相结合,能让时间银行发挥更多的市场与公益的正向作用。
第二,时间银行能激活志愿服务力量。时间银行具有双向互助的特性,志愿者很容易就能接受这一模式,而志愿者在互助与回报的氛围中也更乐意参与到志愿服务中。特别是时间银行的“存取与回报”可以跨区跨地跨时间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减弱了非志愿者不参与或不长期参与志愿服务的外在因素的影响。
第三,时间银行具有强大的平台整合能力。时间银行不论是以项目形式开展还是搭建平台的形式落地,都具有突出的枢纽性平台的整合能力。时间银行模式能对社区原有的志愿者、非志愿者、党员团员、群众及各年龄段的人等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及转化。也能对社区原有志愿者服务、活动与项目进行项目服务整合。同时在资源方面也能对政府政策与非政策资源、市场商业资源、社会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作者:王忠平 | 和众泽益创始人,志鲲基金会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