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时间银行走进生活】时间银行能干啥?

#时间志工#同壹时间2024-07-07

时间银行的倡导者是美国人埃德加·卡恩。1980年,卡恩46岁,却经历了一次大面积心肌梗塞,这次经历让他对生活有了重新的理解,他...
时间银行的倡导者是美国人埃德加·卡恩。1980年,卡恩46岁,却经历了一次大面积心肌梗塞,这次经历让他对生活有了重新的理解,他的生活方向也由此改变。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

时间银行小故事

“2008年,我移居瑞士。考虑到我所读的大学离住的地方比较远,我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房东克里斯蒂娜是一位独身老太太,退休前在一所中学当教师。瑞士的退休养老金是很丰厚的,足以让她在晚年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令我不解的是,她居然找了一份“工作”——照顾一位82岁高龄的老教授。我问她,是不是因为钱才去工作的?她的回答让我十分意外——“我去工作并不是为了钱,而是把我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等到我老得不能动了,就可以支取了。”第一次听说“时间银行”这个概念,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不断向房东追问……

克里斯蒂娜照顾的老教授叫利萨。她每周去利萨家两次,每次两个小时,帮老人做些整理房间、推老人出去日光浴、帮老人到超市购物、陪老人聊天等事情。按照协议,克里斯蒂娜的工作期限是一年。一年后,“时间银行”会将克里斯蒂娜的工作时数统计出来,并发给她一张“时间银行卡”;当她需要别人照顾时,可以凭借“时间银行卡”去“时间银行”支取“时间和时间利息”。 

有一段时间,克里斯蒂娜特别忙碌,而要到利萨家去时更是神采飞扬。每次回来后,她都会跟我讲一些她和利萨在一起的经历,从语气中我能感受到她的愉悦心情。就这样,克里斯蒂娜一做就是一年。我以为一年下来她会结束这份工作,她却向“时间银行”提出再干一年的申请。

一天,我正在学校图书馆看书,突然接到她的电话,说她从楼梯上摔了下来。我匆忙赶回住处,将她送进医院。正在我筹划该如何护理她时,克里斯蒂娜告诉我不用担心,她已经向“时间银行”提出了支取申请。果然,不到两个小时,“时间银行”的工作人员就给她安排了一位护工——22岁的姑娘维基。随后几天,维基每天都来照顾她,给她做可口的饭菜,陪她聊天。在维基的精心照顾下,克里斯蒂娜很快恢复了健康。

2015年5月,我回到中国探亲,看到老年人不是跳广场舞就是打牌,晚年精神生活十分匮乏,与瑞士老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当前,中国“空巢老人”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正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瑞士的“时间银行”对我们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启示

当前"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增长,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他们的生活状况更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建议有关方面组建老年人互助服务中心,以社区为单位成立服务老年人的"时间银行",倡导"服务今天,享受明天"的理念,采取"时间储蓄"的方式,让年轻人、准老年人以及身体健康的老人利用闲暇时间为"空巢老人"提供必要服务。

这些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时间可由街道、社区有关部门记载下来,当他们需要服务的时候可提取自己累计的服务时间以获得其他服务人员的照料。同时,建议在社区内将老年福利设施作为整个居住区公共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与小区住宅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造,并同步投入使用。社区医院应建立老人健康档案,为"空巢老人"定期体检并开设老年家庭病房,方便就医。此外,还可开办社区"老年心理诊所",以排解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让老人的晚年生活不只是“打麻将、广场舞、遛弯”,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做更多有意义的,能让他们更幸福的事!

相关话题

#时间银行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