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时间银行
时间银行与商业银行类似,都具备储蓄与支取的功能,商业银行储存的是居民的货币资产,而时间银行储存的是居民的时间。时间银行的参与者通过为其他人服务,记录相应的时间,化为时间币储存于时间银行中,由时间银行进行管理,等到将来自己需要兑换服务的时候就可以支取时间币换取服务。时间银行通过对服务时间进行量化换算,得以储存和流通,实现了劳动成果的延期消费。目前,时间银行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含义,广义层面上,时间银行是指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参与到时间银行中来,通过为他人提供有效服务,为自己积累相应的服务时长,以备不时之需。狭义层面的时间银行是指,低龄老人通过为高龄、失能老人提供照护等服务,从而储存自己的服务与时间,等到需要时可以提取时间换取相关照护服务。目前国内的时间银行更多的是社区时间银行,即社区养老服务与时间银行服务相结合,属偏狭义上的时间银行。2、时间银行的起源
最早提出时间银行的是日本人水岛照子。1940年,水岛照子就提出,时间是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的资源,如果利用得当,时间可能比金钱更有价值,能够让人们过上想要的生活。他进而提出“用时间作为贸易货币的替代”,劳动力时间具有类似货币“一般等价物”的性质,居民可以通过劳动提供服务在未来获得同样的服务回报。并且劳动不存在通货膨胀问题。基于这一设想,水岛照子在日本创立了“志愿者劳动银行”(Volunteer LabourBank,VLB),这是时间银行的最早雏形。“时间银行”最早由美国的埃德加·卡恩建立。这个概念源于他的消除不公正的思想。他认为劳动不分贵贱,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是平等的。这非常类似于马克思提出的“实际上价值无形的时间”。他创立了时间银行这种模式,他希望这种模式能为社会变革带来一些经济和精神效益。他还设计了时间银行系统,通过电脑可以把每个工作者的工作时间或接受服务的时间都按小时记录下来。时间银行的宗旨在于用支付的时间来换取别人的帮助。而银行则是时间流通的桥梁。时间银行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双向性。他不是一个慈善机构,他只是在供和求之间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时间银行的运作方式很简单:区里出资聘请一人,负责日常管理和协调任务。凡是愿意参加时间银行的人只需前来登记注册,将自己的时间保存在时间银行,需要帮助时就可以和时间银行取得联系,由银行管理员取得联络,用别的客户储存的时间来解决自己临时的困难。3、时间银行的运作模式
时间银行的本质是以社会信用为基础,供需双方以时间币为媒介进行跨时间的代际服务交换。社区成员加入时间银行组织后,成为时间银行成员,同时拥有个人时间银行账户。在时间银行系统中,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在时间银行平台中发布相应信息,时间银行管理者则提供相应撮合服务。需求方根据服务时长将其时间银行账户内同等价值的时间币支付给服务供给方,未来服务供给方也可以通过支付时间币获得相应的服务。这样,就实现了时间银行里志愿服务的跨时空的配置、循环和互助,也实现了时间币的交易流通,由此形成了能够“存”“取”服务的时间银行运营模式。这类似于居民将现金存入商业银行并在需要时取出,故而也是其被称之为“时间银行”的原因。特别地,用户在时间银行中既是时间银行的使用者也是时间银行的创造者。用户付出同等时间的志愿服务价值是相同的,且不以现金来衡量。时间银行中的时间币可以看做一种凭证,是为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做背书,在将来利用凭证进行服务互换。这种跨时间的服务资源互换是以社会信用为运行基础,以此实现时间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换取服务、助人即是自助,“时间银行”的本质实际上是一个公益服务信息平台。基于社区参与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鼓励全社会加入养老志愿服务,老年人在互帮互助的同时获得尊重和高质量照顾,居民们在良性互动中提升了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稳定了对养老的未来预期。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