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老板圈子里,活跃着一个叫BNI的组织,听说这个组织的管理和运营有点奇怪,甚至有点“变态”:入会要严格审核,不守规则会被立即踢出;每个分会里同一个行业只允许一家会员存在;每周要在五星级酒店里开一次生意推荐早餐会;生意推荐会时间在早上6:30开始,9点准时结束,非特殊情况不能请假不能迟到不能早退;开会时要穿正装,每个人只有45秒发言时间,超时掐麦;没有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头衔,
所有职务都是为集体服务而设;…………
BNI是什么?▼
BNI的全称是:Business Network International,通俗一点翻译就是:国际商业网络。这是一家公司,不是一个商会。这家公司是一个美国人于1985年在美国加州成立的。
BNI的成立很偶然,创始人Ivan Misner经营的一家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因为一个主要的大客户流失而面临困境,不擅长于市场销售的Ivan Misner决定拉一些身边生意上的朋友,大家一起来分享各自的人脉资源,看看能不能让生意起死回生,结果让他大吃一惊,通过朋友们的介绍,他的业务越做越好。于是Ivan Misner决定成立一家公司,把这一个商业模式优化后迅速扩大,以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主。
到今天,BNI已经在全球有8400个分会,23万个会员,一年引荐生意1390万笔,成交额893亿元。
简单来说,BNI就是通过一个严格的组织把一帮没有同业竞争且价值观一致的生意人聚合起来,通过持续的见面和接触,建立互信,然后开放各自的人脉,使大家成为各自的业务员,互相引荐生意。
BNI的宗旨是:Givers Gain 付出者收获,也就是中国人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与中国道家倡导的“将欲取之,必先予之”高度吻合。
BNI为什么比商协会更有吸引力?▼
1
经过30几年的发展,BNI有一整套科学严谨的运营体制,从而保障了目标实施的成功率,即:生意引荐。比如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会员行为的强制规范,所有行动都围绕成交生意的唯一目的,并且每一个行为数据都可记录可查询。而商协会过于松散,即使有章程也大多都是形同虚设。
2
BNI提倡的是“付出者收获”理念,每个人先拿出自己的人脉资源或者贡献出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那么收获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商协会等级森严,每个进来的人都是抱着拿的态度,而真正的获利者基本上都是会长副会长等极少数金字塔尖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是抬轿子的,久而久之,会员没有期望的收获,人心和队伍也就散了。
3
持续的线下见面和一对一拜访,确保BNI的会员们能建立起相互的信任,从而确保生意引荐的数量和质量。而商协会一年一次的大会,除了吃吃喝喝,热热闹闹以外,达成生意的概率很小。
BNI是一个传销组织吗?▼
BNI只收取会员会费,会费是7000多元每年,由BNI公司出具正规的会费发票。每个分会都是由会员组成的委员会来管理,每周的生意引荐早餐会的开支都是会员AA制分担,所有收支情况都由分会会员选举出来的财务秘书来统计并定期向分会会员公示。
BNI会员之间介绍生意没有饭局,不要佣金。
BNI的每一个分会里面,一个行业只允许一家公司存在,BNI鼓励会员介绍不同行业的企业家朋友入会,但这种介绍没有金钱奖励,没有提成。
如何加入BNI?▼
有意加入BNI,你需要先以嘉宾的身份参加一次早餐会,了解BNI的会议流程和内容,感受一下气氛,只有在你认可并且你所申请的分会没有你的行业加入的前提下,才可以填表申请,然后由分会的委员会组织委员去你的公司进行审核,审核有严格的流程,只有当委员会超过半数的成员同意后,你才可以入会。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